第一百三十二章(1 / 2)

浮生告诉他们,要在每个街道每个大段设置“净桶”。

净桶就是比洗浴桶小一点的竹筒,用来装载垃圾。

然后派人每天早上,晚上,中午三次去扫街,清理一番。

相当于把街道的卫生工作由各家做,变成了独眼帮全部承包。

因此,独眼帮要购置净桶,板车,还有增添人员来进行。

“独眼帮的地盘上,所有房屋必须做到整洁。那些房子上有乱七八糟东西的,都得撤掉。还有那些墙面被人涂涂画画乱七八糟的,独眼帮派门徒子直接给刷掉。那些坑坑洼洼的地面,去请匠人和购买材料来补掉。那些房屋有破楼的,门面破损的,也直接弄掉。”

以后收贡税,不叫收贡税,叫收“物业费”。

把独眼帮改个名字,设立一个门面,叫“独眼物业所”。

“不行啊,浮生师兄,这么做几乎等同入不敷出。”杨晟皱眉道。

独眼高也急了:“我就算不懂买卖也知道,这么做成本太大。”

浮生摆摆手,示意他们稍安勿躁。

“这是生意,不是买卖,我与你们说里面细节。”

首先,要控制成本。也就是独眼物业所要控制好所有材料的源头,保证自己能以最低价拿到这些材料。然后,街上这些店面的情况,独眼物业所一定要挨家挨户去私底下了解情况。比如店面是自己的还是租的,店家是哪里人,店面有多大,是卖什么的,渠道哪里来,还有房子的结构是老式土木结构,还是如今常见的石木结构等等。

有了这些信息,独眼物业所能做的事情就太多了。

比如,可以对比各家渠道的优缺点和价格,从中调解,做中间商赚差价。

但最好自己来做源头。

实在想做又没本事的话,就找一家有本事但体量的小的,入股进行扶持,把这家也纳入到独眼物业所旗下来,这是以后商行组成。

其次,就是所有物料。

独眼物业所每个人穿的衣服,用的工具,必须统一样式和颜色。

这个背后的真正要义是“标准”,独眼物业所来定制标准。

这个标准,不是说定制出来后就行的,还要帮助所有商户提高到这标准,标准背后的逻辑,就是更好的品质规范独眼物业所下的所有商家,以此来胜过其他街道。

“那些每天收的垃圾,你们要去城外买一块地,挖个大池子倒进去,然后去药店或者行针会批量买‘卤散’倒入,这样过二十多天,垃圾都会化成泥。我会出一份药方和流程给你们,你们按照上面的做就成。这些泥可以变成肥料,大批量卖给农家。如果你们有心,也可以自己包田买田来种,这么一来就不用担心地贫了。”

最后,便是转型。

当独眼物业所完成浮生所说所有事情,那么独眼帮不再是独眼帮,而是独眼商行,独眼帮门徒子也不是门徒子,而是正儿八经的商会执事。

这时,独眼物业所会拥有大量非金钱资源。

比如人脉,比如地皮,比如客源,比如货源——这里面肯定分成了三六九等,如何把这些东西组建组合,发挥更大作用,去成立一家家店铺,让商行成为商会,这就是未来目标,这么一来,所有人才有更好的发展。

“如果钱不够,可以去借,问钱庄借也好,也可以问商户借。”

“但是借了之后怎么还,不能直接还。”

“你可以用承诺,用实质的服务,用一些产品来还。”

“一旦用钱就是下策,就是买卖,能够借钱给你,就说明人家不缺钱。”

最后的最后,浮生还给两人出了个来钱的主意。

但他的话呢,也言尽于此。

做不做,是杨晟和独眼高的事。

杨晟想把独眼帮这样见不得光的东西,转成正儿八经的行活,还要吃个头鲜,那么按照目前情况来看,浮生出的策略是最适合他们的了。

不过浮生也是独眼帮的股东,有十几股在的,这个主意理应出。

独眼高听完之后,只觉得这件事可行性虽然大,难就难在钱上面。

这个钱借不容易,还也不容易。

另外,他是很不愿意问别人借钱的,总觉得欠了人似的。

杨晟则听得心神摇曳,当天晚上秉烛草拟商略,一直到隔日丑时末,他一切写完,整个人还是兴奋得不能自已。

天未亮,他就跑了出去。

第三天,地圆街一处狭小的门面就挂上了“独眼物业所”的招牌。

什么借钱商谈,招募人手,订购净桶,统一服装,设计标识,买办田产之类的,他用了半个月时间,与独眼高内外配合之下,全部搞定。

也是接着封城闭户的优势,一些事做起来容易得多。

在封城闭户结束后,独眼物业所的生意便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

夜晚,飞叶酒馆,灯火昏黄。

作为原来掌柜的幺叔已经走了,如今的掌柜是蔡墩。

自然,八叔离开的比幺叔还早。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