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皇城之中看似平静无波,实则处处暗藏危机,稍有不慎,便会惹来杀身之祸。
他们这些皇子阿哥看似高贵,实际上过得比普通人还不如,所以为了保住仅有的,又想争得想要的,他们就要学会舍弃。
感情便是第一个。
康熙看着跪了一地的大臣,也算是明白了,这些人是在逼他呢,都把他的话当耳边风呐,他若是选择遮掩,指不定日后这些人就直接闹到宫里来了,于是他看向胤禛,沉声道:“老四,这事你查得怎么样了,今儿个可能给朕一个交代?!”
康熙再想当一个仁慈的君王,名垂千古,那也得把控大局,真要让人翻了天去,别说名垂千古,就是这皇位,怕是也要随旁人的心思易主。
这夺嫡之争,并非皇子之间的争斗,宗室大臣以及他这个皇帝都不可避免,可以说息息相关,不然这些人怎么敢屡次三番违抗他的心意,此时此刻更是逼着他做出决定。
都以为他老了,就不复往日的果决,那他今儿个还真就得亮亮剑,让他们感受一下鲜血自身体流出的感觉。
胤禛闻言大至上猜到了康熙的心意,眼中不由地流露出几分讥诮。
康熙对他们这些儿子严苛,对宗室大臣优待,即便知道有问题,也选择遮掩,现在倒好,养大了旁人的胆,又伤了儿子的心,再被迫着亮剑,如此局面,他还真就想火上浇油一把。
到底胤禛还是没有冲动,而是按捺住内心翻涌的情绪,从袖子里拿出一本奏折,双手呈上道:“儿臣有本奏。”
康熙看着胤禛恭敬的模样,看了李德全一眼,李德全立马从一旁走了过来,接过奏折,又小跑的送到了康熙手里。
胤禛见康熙打开奏折,并未沉默,而是开口一字一句地诉说包衣世家以及那些掺和进去的世家之间的罪状,每一条都均有证据证人,只要康熙传唤,这些人随时能出现在康熙的面前,而随着他越说越多,越说越深,朝堂上不少的脸色都开始变得惨白起来。
很多事情,做是一回事,被问罪又是另一回事。
有道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殿内这么多人,有几个是两袖青风的,不说个个肠满油肥,那也颇有家底,很少有人缺银子,纵使这样,他们还是不满足,还想着把肉眼仅见的好处统统都扒拉到自己怀中。
将这一切细细数来,胤禛说的口干舌燥,却不敢有半点停顿,甚至在康熙主动问及之时,提供所有证据,反观那些被提到的人,个个都是一副面无人色的模样,表现最为直接的大概就是胤祯,别看他与乌雅家的牵连不深,但四处蹦跶的他,也没少收人家的好处,只是这些好处来得都不正当,所以不用乌雅家,他也理所当然地被扯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