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姜游一声令下,城墙上的几十名装备了狙击步枪的神枪手便纷纷开始向着城下的那些敌方神射手射击。
相比于弓箭,狙击枪射速要慢了一些,但是威力却更强,被弓箭射中,如果不是要害的话大多只是受伤,但是被狙击步枪的子弹被命中的话,就算没有命中要害,也会被在身上打出一个巨大的血洞,如果不及时救治止血的话,很快就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并且就算是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这名士兵短时间也算是彻底失去战斗力了,毕竟这狙击步枪的口径很大,一枪下去打在手脚上的话,甚至能够把人的手脚给硬生生扯断。
所以双方对射了短短几分钟,敌方便足有七八十名精锐的神射手被打死打残,雪地上因此留下了一大堆刺眼的鲜红血迹。
而这时候敌军攻城的大部队已经是冲到了城墙下,更多的普通弓箭手开始向着墙头射箭,以掩护己方士兵登墙。
这时候可不是退缩的时候,一旦退缩很可能就会被敌人将城墙给占了。
所以姜游亲自领着一群士兵,拿着手榴弹就对着那些城墙下的敌人投掷了下去。
而与此同时,密密麻麻的箭矢也从城墙下不断射来,不少民兵运气不好,被射中了面门,顿时惨叫着倒了下去,还有几个倒霉蛋更是直接从城墙上摔了下去。这艾尔布克堡的城墙也有着七八米高,从这么高的城墙上摔下来,也基本没有可能幸存了。
至于那些正规战兵,此时都已经将他们头盔的面甲给放了下来,就算敌方弓箭手射中了他们面门,也无法对他们造成什么杀伤。
伴随着城墙下一连串的爆炸,那些聚集在下面准备登城的敌军士兵顿时被炸得非死即伤,鲜血渐渐将城墙下的这块地面彻底染红。
在清理掉了这一批接近城墙的敌军之后,姜游一边让一些士兵对着那些攻城器械浇下汽油烧毁,一边命令城墙上的众多士兵不断对着后方继续涌来的敌军开火射击。
密集的子弹于是不断从城头上倾泻而下,而在城墙下方,大量的敌军弓箭手也在不断向着上方放箭。
这维基亚王国最为强大的兵种便是弓箭手了,在骑马与砍杀的原版游戏之中,维基亚神射手可以说除了持久力不太行,便没有其他缺点了。
而现在连这一点缺点都没有了,因为除了那些正规战兵之外,亚罗格尔克国王还征发了二十万民夫,这些民夫此时便在不断向着前线运送箭矢,这使得那些弓箭手完全不用担心箭矢会用完,可以毫无顾忌的不断向着城头放箭,压制敌方的远程火力。
在如此密集的箭雨打击下,城头上的民兵不时有人会受伤,也幸好这些民兵们身上也都是有甲胄的,除非是被直接命中面门这样的要害,其他被射中了胳膊之类的民兵都只是受了一些伤而已,带下去处理一下伤口,休息一天便可以继续上城墙作战,毕竟姜游也不指望这些民兵去和敌军肉搏,只需要他们使用那些燧发步枪开火射击就好了,这并不是一件如何费力的事情。
事实上火器之所以能够彻底淘汰掉弓弩,除了其比较容易上手之外,和其这种不太费力的操控方式也有关,那些弓弩想要将其拉开,都要费不少力气,就算是骑砍世界这些有着强弓技能加持的精锐神射手,估计最多射上一两百箭就会感到疲惫了,而使用火枪却并不需要消耗多少力气,就算是那些身体并不如何强壮的民兵,也可以使用燧发步枪坚持战斗几个小时。
在战斗持续了一个小时左右之后,敌方的弓箭手因为气力相继耗尽,所以射出的箭雨密度变得越来越稀疏,反倒是艾尔布克堡城头上射来的子弹依然是连绵不绝,这使得那些还在攻城的敌军士兵前进的越发艰难了,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子弹射杀。
一直在后方观战的亚罗格尔克国王见状立即叫停了进攻,毕竟这猛攻了这么久,己方的士兵却没有一个能够登上城墙的,反倒是在进攻过程之中损失了不少的过程枪械,士兵更是伤亡了一万多,至于民夫也伤亡了五千多。
那些民夫伤亡一些,亚罗格尔克国王倒不是怎么在意,但是那些正规战兵的损失就让他很是心疼了,要知道这一次他虽然召集了三十万大军,但是其中战斗力比较强的高级兵,也就只有大概十万左右而已,这也是维基亚王国之中所有的精锐了,这些精锐都是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多场大战才能够历练出来的,而刚刚负责试探性进攻的第一波大军之中,大半便都是之类精锐,所以一下子折损了这么多,亚罗格尔克国王又怎么能不心痛呢!
在等到大军撤下来之后,亚罗格尔克国王眼见天色也不早了,便决定今天就此打住,等明天天亮了再继续进攻,毕竟现在可是大冬天,到了晚上气温会迅速降低,并且天色变暗,也会影响己方弓箭手射箭,所以晚上还是收兵回营,好好休息好了。
另一边,姜游看了一会,发现敌军确实是撤退了之后,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然后他便开始让城内的民夫上城墙开始清理城墙上的尸体和箭矢,特别是那些箭矢,如果之后他们子弹打完了的话,现在多收集一些箭矢,到时候还能够用弓箭和敌军对射,不至于连一点远程火力都没有,让敌人可以轻轻松松的攻上城墙。
由于敌军第一天只是试探性进攻,出动的兵力并不太多,所以守军这边伤亡也不太多,姜游在查看了手下统计的数据之后,发现己方真正战死的士兵也就一百多,受伤的士兵倒是挺多的,足有五百多,其中有几十人更是受的重伤,比如眼部中箭之类的,此时都还处于危险状态,能不能挺过去还不知道,如果挺不过去的话,士兵的阵亡数还会继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