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几天,徐茵每天上午带着众人修缮、改造居住环境,午后进城到她的徐氏药馆坐诊,顺便物色合适的坐堂大夫。
傍晚收工后,捎些庵里需要的材料、家什回去,一点一点充实着她在这个世界的家。
就这样,每天两头跑,忙是忙了点,但起码两头都受益。
这天下午,徐茵刚进铺子,听唯一的伙计——大毛介绍的邻家大哥哥丰碌说,有个老中医早上来过,愿意来徐氏药馆坐堂,但他有个条件,能否带他的孙子一起来上班。
“老吴说他孙子留过洋,年初回国后被一家药厂请去当技术顾问,这才半年,就被药厂厂长逼得神经错乱了。老吴膝下就这么一个孙子,儿子、儿媳、老伴都不在了,他不放心孙子,就想带着他一起上班。”
丰碌说到这里叹了口气:
“我是看他太可怜了,才一时不忍心答应替他问问。东家您就照您的想法来,我能理解的,毕竟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了,又不是两三岁的稚子,还需要人成天盯着看着。不出事还好,万一在铺子里闹点什么动静,岂不是连累了东家您。”
徐茵耐心听他说完,问道:“吴老有说药厂厂长为什么要逼他?还逼得人神经错乱?”
“具体我没问,不过他自己嘀咕了几句,好像是药厂想改方向生产西药,见他孙子留洋回来,懂得一些西药的药理知识,就逼他三个月内生产一味叫什么胺的西药……”
“磺胺?”
“对对对!就是磺胺,先生您知道这药啊?听老吴说,这药目前都是进口的,售价比黄金还贵。就这,有钱人捧着钱都买不到呢。我好奇这药长啥样,今儿早上对面的西药房一开门,就去他们那问了问,没想到他们也没这药,看来是真稀缺。难怪国内药厂都在想办法生产这味药……可老吴的孙子再有能耐,只给三个月也研制不出来啊,大有所为的青年,就这样被逼疯了,可惜啊,太可惜了!”
徐茵知道磺胺,学医那一世,学的虽然是中医药,但选修过几门与西药相关的课程。
其中有一门课专门讲了抗生素的起源与发展,而磺胺,是在盘尼西林(青霉素)问世前最有用的广谱抗菌药。
在战争年代,尤其用来治疗枪伤、刀伤的感染。
直至青霉素问世,磺胺才逐渐被疗效更好的青霉素取代,但也没有因此退出医药领域,兽医临床、畜牧养殖业依然还在使用它。
徐茵本来就打算研发盘尼西林,纵然历史上,这味药还要过个七八年才开始研发,二战期间才正式投入使用,但这里是世界不是么?
都是人写的,既然她的炮灰命运能逆转,大环境为什么不能改写?
徐茵就问丰碌:“吴老的孙子具体什么表现?他自己是中医,没想过用针灸给他孙子治疗?”
丰碌摇摇头表示不知:“这个我倒是没问。”
“你请他们爷孙过来。”
徐茵想看看吴老的孙子究竟什么情况,要是能治好就好了,他留洋期间读的应该是西药相关的专业,否则不会一回来就被药厂聘去当顾问。
药厂厂长想必聘请他的时候,就已经决定改行生产西药了吧?所以才会在他进厂三个月就交给他研发磺胺的重要任务。
丰碌依言去把老吴祖孙叫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