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龙心(1 / 2)

偃机和偃甲之所以能够辅助甚至取代人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千岁金提供的蒸汽动力。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自偃甲之学出现以来,一代代的偃师,都在围绕机甲盒不断改进设计,要提高效率,要保证安全,要考虑很多必须要操心的事情。

机甲盒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盒子,“龙心”也不只是单独划出来的一间舱室。它们能够维持整副机甲运转,靠的是内部许许多多精细复杂的机件,其核心结构,就是能够将作为燃料的千岁金转换为动力的销金釜。

早先偃甲之学刚刚诞生的时候,机甲盒里只有一个销金釜,釜中铁杵在蒸汽动力下可以上下往复,永无止息,因此号为吴刚伐桂杵。

时人也曾大胆将这种早期的机甲盒加以推广应用,甚至还研制出了蒸汽铜车的雏形。但机甲盒最初现世的时候远不如现今这般有用,销金釜时常变形,铁杵也是有气无力,效率极低,简直只能当做玩物。

安装了这种机甲盒的蒸汽铜车,顶多只是一种地位和财富的象征,真正跑起来的速度,连马车都不如。

直到后来,机枢院广招天下能工巧匠,集合了大齐帝国第一批偃师,终于迎来了偃甲之学的第一次大规模进步。

这批偃师之中还诞生了机枢院的第二任山长,尤其特别的是,那一任山长,是由一对兄弟共同承担的。这二人一个名为夏均,一个名为夏革。他们想出了一种将销金釜两两相对而置的“双龙永嬉”之法。这种颇具智慧的做法,使得销金釜中的吴刚伐桂杵每一次往复来回时都可以带动偃机运转,大大提升了机甲的效能。

偃甲之学发展至今,机甲的结构和造型日趋复杂,但机甲盒的种种变式,从来都没有脱离过夏革所创设的双龙永嬉之法。正是因为这个流芳于后世的设计,夏均、夏革其人虽然并未创立偃甲之学,在后世的典籍中,也常常跻身偃甲之学的祖师之列。

但余墨痕眼前,龙心暴露在外的机甲盒里,竟然排列着大小不一的七座销金釜。

余墨痕虽然出身蛮夷之地,但好歹也读过徐夫子那些涵盖极广的典籍,抄过诸多风格、流派各异的图谱,即便是她没有见过的偃机,拆开来看,也能辨认出种种熟悉的构件。

眼前这种设计,却是她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进入龙心之前,弋小艄扮演的还是单独面对余墨痕时常用的淑女角色,行止缓慢,语气淡然,而现在,她显然已经回到了护船师的状态里。

“你一定没有见过这样七重连环式的构造,”弋小艄的脸上写满了难以掩饰的兴奋和骄傲,“你一定要仔细看看,它能够节省多少千岁金。”

经弋小艄这样一提点,余墨痕才明白了把销金釜做成这样子的用处。

七座销金釜相互连接,结构上竟然还有些力图简洁的意思,每一条管道、每一个轮轴都有物尽其用。余墨痕仔细看去,约略能将这参差错落的七重连环分为三簇,各簇销金釜前后相接,是为了让前一釜中还残留着许多热力的蒸汽,直接进入到下一釜中去发挥余热;销金釜的规模逐一递减,也是因为各釜中蒸汽逐次减缩,需要的空间也就逐渐变小了。

销金釜运作的道理,余墨痕勉强能够看懂了;但是想要真正实现这个思路,最大限度地利用千岁金燃烧的热力,又要尽可能地节省空间,所需要的精确计算和种种巧思,莫说是余墨痕这种小角色,恐怕连徐夫子那样有本事著书立说的人物,也是无法做到的。

“你是不是已经看明白了?”弋小艄笑着端详余墨痕脸上惊叹的表情,“这简直称得上是艺术,对不对?”

余墨痕略一沉吟,道,“设计出这种销金釜的人,是不是来自你们的宗族?”她说着便抬头看了一眼弋小艄,“难不成就是你?”

“不,”弋小艄笑着摇了摇头,“是我的哥哥。”

余墨痕惊讶极了。

江山船九姓宗族,世世代代不能上岸,所要遭受的不仅是生活的不便,还有信息沟通上的极大阻碍。这种永远落后于繁华人间的状态,也是帝国一定要将这些叛臣囚在江上的原因之一。

所以,江山船上能够出现弋小艄这种技艺高超的护船师,已经是非常难的事情;却原来,九姓宗族中,还不止她一个偃术能人。

这不是弋小艄的作品,她眼中的自豪却更盛了。不过没过一会儿,弋小艄大约是想起了他们兄妹之间的一些往事,脸上的表情很快转变为了一种追思往事的哀婉神色。

她看一眼余墨痕,就道,“不过,你是怎么猜到这种设计来自江山船的?”

这并不难猜。

余墨痕还在讲武堂偷师的时候,就已经学过,所谓偃甲之学的艺术,根本在于实用;没有功能的美丽,都只不过是愚蠢的浪费。

在陆地上,只要有钱,随时可以补充千岁金,因此并不需要多为俭省打算;但是在江海之上,无论船只如何奢华,所能承载的重量也是有限的。何况这艘飞庐溯风是当做商船使用,装载的都是能够带来利润的货物,让烧钱的燃料占去的重量,自然越少越好。

加入书签